第一個五年計劃


先旨聲明,此「計劃」不同彼「計劃」。阿爺的五年計劃,是計劃經濟,逆天而行;我的五年計劃,是計劃人生,順應市場。不要搞錯。

入正題前,照舊大事回顧。五年前,即二零零六年,有一件小事,無心插柳柳成蔭,影響之大,現在也覺得amazing。甚麼事?無騙你,真的小事一樁:投稿,登了。就是這麼簡單,卻又誤打誤撞,當起了專欄作家,甚至學人出書,先是合著,後是獨著,均獲名人賜序,不計銷路(反正不用我掏腰包),起碼滿足了一己虛榮。

當然,虛榮還是其次,最緊要,是有機會發展副業,多個錢使之餘,更能重新認識自己──性格、興趣和技能,後者包括潛能。活了三十年,原來自己除了死剩把口,還死剩枝筆。出道至今,寫過三份報紙,試過不同題材,有長有短,共二百多篇,practice makes perfect,文筆大有進展,談不上才子,總算見得下人。

還有一個意外收穫。我一直希望學以致用,想過教書,但GPA不達標,研究院無望了。中學老師?都得,但失策了,year two無轉讀二加二,畢業順手拿多個Cert. Ed。事後補讀,代價又太大。況且今時不同往日,教書已非筍工,朝七晚七是等閒事,慘過擔泥,小弟好喝懶做,怎會吃得消?

好了,退而求其次,幫人補習,也算春風化雨。只怪自己不爭氣,數口差,全科包括數學,無謂誤人子弟,經濟不懂宏觀,中西史無市場,唯有獨沽一味教英文。信不信由你,雖則小弟「又聾又啞」,紙上談兵,還是有兩手的,所以那些年,不愁無工開,小至小一,大至中七,我都補過。但補得多,又有點悶,始終英文不是我杯茶,滿足感有限。正職已經夠悶了,若連兼職都無變化,人生苦短,還有甚麼意思?

爬格仔就不同了,天南地北,甚麼都可以寫,只要對題便可。昔日所學,都有用武之地,而且毋須「加工」,GM Free(不含基因改造成份),原汁原味,這是最天然、也最符合經濟效益的做法了。

由補習到寫文,經歷了一個不平凡的心路歷程。用唱歌做例子。大家都想做歌星,對不對?但不是人人都有這個料子,你看林峰,朽木不可雕,硬要捧他上位,不是靠害是甚麼?而且,個個都做歌星,還有誰作曲?又有誰填詞?想起Leopold Auer,拉小提琴的,死了近百年,名聲依然不減,非因他琴技了得(老柴把小提琴協奏曲獻給他,他卻評為「支離破碎,不能演奏」,琴技可想而知),而是教出了一批好學生,例如大名鼎鼎的Elman、Milstein和Heifetz!師以徒名,Auer是最好例子。

我當然也想做Heifetz,一嘗琴王滋味,但自己知自己事,勉強無幸福。幕前無我份,可以做幕後。我雖不才,尚有一把口,加枝筆,可以混飯吃。賣甚麼?無他,學識、經驗是也。我學得比人遲,中四才發力,之所以後來居上,只因懂竅門。求學不得其法,事倍功半,這方面,我自問有點心得。

講到經驗,不敢說見慣世面,久經風雨,更遑論環遊世界,熟悉各地風土人情。無辦法,少時家貧,只求兩餐一宿,別的不用想,廿六歲前未去過旅行,生日願望是食飛機餐,在我眼中,坐飛機跟坐火箭一樣,無可能!說出來有點尷尬,但正因為窮,令我自強不息,屢敗屢戰,起碼不會被老媽子罵兩句就跳樓死。反觀時下廢青,無病呻吟,一句到尾,身在福中不知福也。

若要啟迪後輩,教書是不二之選,但說過了,我無教育文憑,無學校肯請,就算有,現在才執教鞭,也太遲了。還有一個問題。教學生,等於幫人教仔,敎好了,是父母得益,我呢,有甚麼好處?

我是經濟人,凡事講求經濟效益,有錢固然要賺到盡,就連工作上的滿足感,都要maximize。教人個仔,又點及教自己個仔滿足呢?所謂肥水不流別人田,「如果」我真有本事(請留意,如果二字是有括號的,至於你信不信,我反正信了),值得後人學習,我希望全數由Gabriel繼承。未介紹,他是犬兒。

為人父母,都希望孩子知書識禮,愚見以為,知書容易,識禮難,後者要看父母的修養。現代社會,反智當道,低俗橫行,高雅之士幾近絕種,要好好保育。若能把孩子培育成才,有學識,也有修養,熱愛藝術,擁抱自然,猶如俗世中的清泉,以生命感染他人,於風雨漂搖時,挽狂瀾於既倒,不論成敗,對社會都是一大貢獻。Edmund Burke講過:All that is necessary for the triumph of evil is that good men do nothing。如蒙上帝不棄,敝人樂意承擔此項重任。

目標定得如此高,能達成嗎?無錯,的確有點不切實際,但目標遠大,起碼有個好處,即使最後打個八折,結果還是不錯。古語有云:「取法乎上,始得其中;取法乎中,只得其下。」就是這個意思。

況且,古有愚公移山,自己幹不了,還有自己的孩子,孩子幹不了,還有孩子的孩子,一代一代幹下去。我也要效法愚公,立下家訓,謝氏子孫,有兩大注意,一要有尊嚴(想當年,我就是為尊嚴要戰,由夜校一直考到上大學),二要有品味(不是飲飲食食那一種),做到這兩項,我就可以理直氣壯,把提摩太後書四章七至八節唸一遍了。

不是說學識修養不重要,而是本末問題:做人有尊嚴,就會努力讀書,待人以禮,否則會被人看扁。至於品味教育,是文化人應盡之義;音樂、文學、戲劇、舞蹈、繪畫、雕刻,至少要懂一樣,這個「懂」,不單單是技術訓練。比方說,你懂彈琴,一年考八級,神童無疑也,卻不知道Horowitz是何許人,那麼充其量,你只是一個piano player(Maksim自稱),不是pianist。

寫了這麼多,具體應該點做呢?第一步是胎教,一般父母會買Mozart Effect之類,一套四碟,曲目分門別類,不用父母操心,就像叫外賣,方便是夠方便,但我喜歡自己煮,最健康,Gabriel聽甚麼,由我決定。

第二步,約由一歲開始,Gabriel學行了,可以四圍走。家住北大荒,除了撲蝶,沒有甚麼好幹,也好,孩子應該多親近大自然,夜晚可以觀星(講到明北大荒,自然無光害),Jess以前是天文學會,show time,我則從旁細說希臘神話,在穹蒼下讓孩子發揮無盡的想像力。

第三步,是訓練孩子的耐性,聽古典音樂(包括學琴)是其一,照顧貓狗是其二,後者還可培養孩子的責任心。想像力豐富,有耐性,做事認真,已經打下了成功的基礎,將來能否出人頭地,就看際遇了。

校網問題,Jess想K1前解決,容後再談。

五年後,Gabriel會升小學,這段期間,我要自我提升,首先學好英文,「又聾又啞」這個問題,困擾我好多年,為了孩子,我真要狠下決心,把「頑疾」根治。國語一樣,但考慮到工作上,英文比國語重要,加上我有廣東話情意結,隨緣吧。

與此同時,我要看書,看更多的書,好好充實自己,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。其實,這個計劃早在兩年前已經開始了,因為停寫專欄,時間多了,於是閉關自修,零九年看了十一本,一零年看了廿五本,去年首次達到「最低消費」──三十本:

1. 黃牧:《音樂的故事》(重看)
2. Peter Gammond:《音樂──一個專業的話題》
3. Hendrik Van Loon:《巴哈新形象》
4. Richard Osborne:《卡拉揚訪談錄》
5. Charles Rosen:《鋼琴筆記》
6. 黃震遐:《醫說樂韻──從醫學角度看音樂及文化歷史》
7. 音樂時代:《柏林愛樂百年傳奇》
8. 景作人:《二十世紀世界著名指揮大師》
9. Jacques Attalic:《噪音:音樂的政治經濟學》
10. 大賀典雄:《指揮家與總裁──Sony總裁大賀典雄不平凡的人生》
11. 紀德:《訪蘇聯歸來》
12. Israel Kirzner:《米塞斯評傳──其人及其經濟學》
13. 張五常:《中國的經濟制度》
14. Jagdish Bhagwati:《捍衛全球化》
15. Naomi Klein:《No Logo》
16. Alexandra Harney:《低價中國》
17. John Lanchester:《大債時代》
18. 潘慧嫻:《地產霸權》
19. 經濟日報:《六十分鐘金融海嘯解碼》
20. 趙焰:《李鴻章》
21. 蕭建生:《中國文明的反思》(多謝痴筋兄贈書)
22. David Marriott & Karl Lacroix:《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》
23. Ruth Benedict:《菊與刀》
24. 吳祥輝:《芬蘭驚艷》
25. 陳雲:《中文起義》
26. 李天命:《哲道行者》
27. 李天命:《殺悶思維》
28. Karl Witte:《卡爾威特的教育》
29. 光山恭子、上田玲子:《一分鐘搞定零至十二個月的寶寶》
30. Miriam Stoppard:《育嬰三百六十五日》

今年目標,依然是「最低消費」,因為要湊仔,很難再突破了。養兒育女是一個大挑戰,但跟打工不同,這是「玩自己的遊戲」,自負盈虧,刺激到不得了。記得《男兒當入樽》嗎?那個澤北榮治,幼時接受父親嚴格訓練,最初玩兒童籃球架,矮一截,之後長大了,父親換了一個正式的,澤北舉目仰望,露出自信的微笑……

第一個五年計劃 有 “ 8 則留言 ”

  1. 弄兒為樂,育兒為樂,相信你們五年後定必繼續快快樂樂。

    我也想多讀點書,最好每月一本中一本英。不過一月過了大半,我仍未讀完一本 :p

  2. 你的教育哲學,唔多似係自由主義喎,似係極權主義多些。你有冇問下雞脾仔鐘意乜先?

    聽英文同講英文,聽就容易學,睇多D西片電視(唔好要字幕),好快就學懂。學講就最好搵過鬼妹女朋友(不過唔好俾淘知道,如果唔係你死梗)

  3. 駒:

    我平時乘火車返工,來回約一小時,都用來看書,加上lunch time及在家的空閒時間,每天最少有兩小時可以看書,善用這些時間,一年看三十本書,絕對無問題。

    共勉之。

  4. hevangel:

    哈,我是毒菜,一向唔buy番鬼佬的自由放任育兒法,化外之地之所以有咁多吸毒濫交,皆因養不教。

    學英文呢,唉,當年我考公開試,雄心萬仗,還是解決不了聽講的問題,真難想像我現在可以解決到。或者,等淘開始教gabriel英文時,我學埋一份啦。

    至於溝鬼妹,我連表達想溝佢既意願都有難度,點溝呀。

  5. 您個資優仔將來實會成狀元,真失禮,我三年都睇唔到三十本書,都走左去誤人子弟,令郎將來定必成教授  ^^

  6. 又唔好咁講,你教中文,最緊要底子好,唔一定需要keep住睇書既。

    我一直後悔細細個無睇四大名著或金庸小說,而家睇都無用。

  7. 自由空間是有的,但不會太大,畢竟他還少,未懂事,未能分辨好壞,一如投票權,只給成年人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