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仔的期望與落差(二)

香港是華人社會,受傳統思想影響,管教偏嚴,孩子沒有太多自由選擇,只能聽命於父母。但時代不斷進步,教仔的方法,也與時並進。加上香港日益西化,鬼佬崇尚自由發揮,好自然,再執意堅持傳統的管教方法,就顯得不合時宜。

問題是,孩子的性格、天賦各有不同,父母的教育水平、經濟能力也千差萬別,西方那一套,即正向教育,多讚賞、多鼓勵,容許孩子自由發揮,是否可以放諸四海而皆準?

可以讚,有誰會想罵?孩子自動自覺當然最好,但連大人都愛躺平,又何況細路?好逸惡勞乃人之天性,孩子被動,「踢都唔願郁」,不是你簡單一句讚賞就可以脫胎換骨化腐朽為神奇的。

另一方面,父母也有其限制,日頭要返工,晚上回家,已經得返半條人命,還有多少耐性循循善誘?只怪香港不是福利社會,雙親都要工作,全職母親已經買少見少,全職父親呢?你班契弟又唔抵得人有老婆養,係要話人食軟飯。現在是甚麼年代呀?思想還要這麼迂腐,還好意思指責別人思想守舊不肯放手?

打罵當然不是好方法,但肯定是最方便的方法。你可以說教仔不能貪方便,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,為甚麼有錢人都住半山、西貢這些不方便的地方?因為方便是窮人恩物,也是迫於無奈的選擇,有錢人不需要方便。同樣道理,如果孩子天賦異稟骨格精奇,有誰會貪這個方便?

說過了,孩子天賦各有不同,有人早熟,也有人遲熟,但時間不等人,香港的教育制度連帶整個社會環境,都不容許你慢工出細貨,小學尚且可以大抽獎搏符碌,但升中要講食力。認命吧,香港是有錢人的天堂,有錢可以讀國際學校讀直資讀IB,不考DSE,天空一樣廣闊。但讀得官津,求學就是求分數,不論你是否認同,現實就是這樣。

扯遠了,其實我想講課外活動,也不是完全離題,因為參加甚麼課外活動或興趣班,離不開選擇,由孩子選,還是父母代勞?最理想當然按孩子的意願,但大家心知肚明,有得揀,孩子只會揀打機,所以我認為打機是萬惡之源,不服來辯。

撇除打機不論。孩子應否有自由選擇課外活動的權利?似乎是多此一問,因為答案一定是應該。問題是,如果孩子對所有興趣班都無興趣,那怎麼辦?甚麼都試試吧,可能試過會有興趣呢?確實係,但具體應該怎麼做?鋼琴小提琴長笛法國號非洲鼓樣樣都學,看看最後哪一樣跑出?還是天天給他們播不同類型的音樂節目,以啟發他們的興趣?有這麼多時間和金錢嗎?

我家孩子,最初學的是小提琴和合唱團,因為學校為了「鼓勵」學生學鋼琴以外的樂器,包括牧童笛,就算鋼琴彈得像荷洛維茲,都係零分。但小提琴和唱歌我都不懂,而只學不練,必無所成。果然阿仔學了幾年,了無寸進,我覺得與其繼續倒錢落海,不如盡早斬纜,改學鋼琴,零分就零分,最緊要易上手,加上有我這個略懂琴技的暴君「加持」,阿仔不可能偷懶,果然一年過後,他都算彈得有紋有路,我的錢沒有白花。

鋼琴是阿仔的選擇嗎?不是。有興趣嗎?尚可,但有得揀,他只會揀打機,所謂的選擇自由,只有當給他選喜歡打的game,才顯得有意義,但這又有甚麼意義?既然學校要求學生至少要「一體一藝」,而事實上,孩子的成長亦應該多元發展,孩子放棄了選擇,就只能由父母代勞,還是那一句,時間不等人,孩子學習的黃金時間,更加不等人,不懂自覺,就只能強制。

不過,我也有折衷的辦法,就是鋼琴必須學,但可以不考試,我跟他的老師說,學習以趣味為主,不用考甚麼級了。考來幹甚麼呢?反正學校都不計分,又不是要入音樂學院或將來靠教琴維生,除了炫耀,我完全不知道考級的意義。我雖然也喜歡炫耀,但阿仔考到八級或演奏級,在今日講求贏在起跑線的社會,也不是甚麼稀罕事,不見得可以滿足到我的虛榮心,而過程中要花更多的錢,他又要受更多的苦,何必呢?

對了,我最想講,花錢上堂,就一定要學識(唔駛叻,但真係要識,基本功要掌握得好)。趣味是跟技術掛鉤的,技術愈好,趣味愈大。學習不離目標,達成目標,才算功德圓滿。我辛苦賺來的錢,可不是給你用來「享受過程」的。

不要誤會,我其實很喜歡西方那一套,因為孩子爽,我更爽,但好可惜,阿仔不賣賬,敬酒唔飲,下一句是甚麼?

教仔的期望與落差(一)

養仔十年,多多少少都有一點經驗累積了。回想當年,躊躇滿志,有很多計劃和夢想,但真的實行起來,要配合天時地利人和,這才發覺有很多事想做而做不了,只好取捨,好無奈,但現實就是這樣。

為人父母,總想複製自己,自己喜歡運動,自然會常常帶阿仔做運動,希望他也愛上運動,比賽拿獎事小,強身健體事大。問題是,自己喜歡或擅長的運動,阿仔是否也喜歡呢?

舉個例。所有球類運動中,我最耍家是乒乓球,也曾是浸大球校隊一員,好自然,我會想培訓阿仔打乒乓球,主因是省錢,我不用請教練,我就是教練。實事上,當年我也差一點就走了去考教練牌,教基本功,我是綽綽有餘。

我有想過把阿仔送入校隊,為此我也加入了學校的乒乓球委員會,為他舖路。但現實是,他不太喜歡乒乓球(不至於抗拒,但跟打機差天共地),天份是有一點,但又未至於好突出(像老豆),若想入校隊,我給他的訓練量是不夠的,恐怕要請專業教練和他日日練。不是誇張,今日的小學雞,水準拍得住當年的中學校際賽,莫說阿仔,以我現時的水平,也不保證可以入選。

以前那一套是行不通了,但我又不想見到他每日放學除了做功課,就是練波(我以前不做功課,只顧練波)。我希望他的課餘生活可以多元化一點,有機打、也有波打,閒時陪老豆去行山跑步踩單車,多點見識外邊的世界,而非把自己困在牆內。沒料到,一場瘟疫,把阿仔的校園生活葬送了,幸好我沒有花錢催谷,否則血本無歸,Thanks God!

一次過keep曬 – 生酮低碳Ceramide

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ceramide and ceramide analogs against pathogenic  Neisseria | Scientific Reports

我皮膚一向缺水,所以多油毛孔粗大老殘呢啲乜都齊,除咗個幾兩個月去一次美容院,肯畀錢買CP值高護膚品嚟擺外,懶人一名,但我睇埋睇埋好多成份同鍾意做白老鼠,仔又濕疹底,慢慢記吓。

Ceramide又叫細胞間脂質,セラミド。作用就係模仿返天然保濕。試咗幾星期,感覺好少少,但唔係果啲廣告咁誇張效果。

證據: 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6197824/

風險?某類血液中ceramide可能同動脈粥樣硬化相關: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1270131/

咁多油毛孔粗大老殘身型肥胖其實主因都係糖同醣即澱粉。

https://ketologic.com/blogs/articles/take-bhb

最簡單HKTVMALL 生酮,睇Youtube DR BERG多。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/DrEricBergDC

早餐飲一匙BHB加快入酮,iherb有,試紙有買但其實唔使,食埋佢兩三日都入酮。

然後冇食早餐186算,一日兩餐12:00PM及6:00PM:

脂肪: AROY-R 250 ml 椰奶一盒,我唔太想成日食牛油果;

任意蛋白質,如雞蛋4隻; 大陸煙鴨胸一包; 雞髀肉 +

任意大量低碳綠色蔬菜再加任何菇。

然後變兩湯碗,12點及6點各一餐,其餘時間飲冇糖飲品,唔太餓不過真係想就食十零粒杏仁、夏威夷果仁、重油堅果、炸豬皮、大把KETO 零食。

加上放假在家溫書闗係,頭一個星期非常好,狂跌,但然後就停了,於是再喺IOS搵返啲KETO Calculator:

原來我咁體重嘅人想減都要計吓卡路里,食得太多肉又唔得,Dr Berg話肉一樣trigger insulin,所以多肉一樣會肚餓,飲油可能唔會。簡單啲每日千二卡就係:

Carbs 50g Protein 54g fat 94 g

每日蛋白質易: 200g 雞肉 / 一罐吞拿魚 / 鴨胸 / 牛扒 / 4隻蛋 之類

每日油: 100g牛油果 15g fat; coconut creamer 10g; 100ml coconut milk 20g 花生醬一大匙15g; 脂肉雞皮、豬油、牛油、MCT、魚油填滿佢;

青菜任食; 生果少量食,走粥粉麵飯甜等等,睇吓有冇得再跌磅先。(毛孔感覺上冇咁粗大,又可能Ceramide幫到吓手。)

仲有個必推嘅整骨師Nakagawa Yuki,成日跟佢拉筋。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user/Yuki124i/about